请还“愤青”真相

 当前时期的网络像是一个大染缸,越来越多的人搅在这个缸里。面对着五颜六色的观点和言论,相对闭塞多年的国人一时间却没能反应的过来,于是产生出一些既缺乏合理性、又令人颇感遗憾的“思想”出来。

 “愤青”,即“愤怒青年”,它是我国六、七十年代以来固有的词汇。部分西方人士并不能真正理解这种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汉语,将其解释为“四十多年前在欧美地区开始流行的‘左翼思潮’下出现的激进青年”。对国人自己来说,上世纪一项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即为“愤青”们的开始,多数是在面对理想现实间距大落差、渺茫的前途下出现的一种愤世嫉俗的人格。到了七十年代末以后,人们普遍开始接受自由主义思想,所谓的早期的“愤青”也就逐渐减少了。八九年后,西方开始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制裁行动,国内的经济却在改革中不断走强,国人尤其是青年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有人认为这种情绪在中国经历了世纪末的若干重大国际事件后变得愈为激烈。与此同时,似乎有一批人受到了忽略,他们普遍出生于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并经历了二十世纪后三十年的种种事件,且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我认为,从早期“愤青”的含义上来看,真正符合它所具备的所有条件的人群,正是这样的“中坚力量”。在任何一个时期,我们都会发现,真正实现自己少年时远大理想的人从来都是少数;而另外一大部分人虽然未能成为精英,但他对当前的生活还是比较满足或憧憬,这就构成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诚然,在这一大部分人中,会有一些人抱有和他众多“前辈”同样的想法,于是就形成了“愤青”的先决条件。

 进入九十年代末,互联网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今天。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越加深入了。在中国,最早引入电子公告(BBS)概念的是普通高校,此时的高校学生已经以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出生为主,他们接受的成人教育,也基本上都是八九年以后的事了。后来BBS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几万人到几十万人的大型虚拟社区开始形成。学生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两代人第一次在网络上拥有了交流的论坛。但可以预见的是,绝大多数上网者并未看中网络海纳百川的特性,却对匿名体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涉世不深的学生面对未来可想而知的巨大压力,急需一个发泄内心的平台,这对已经在面对压力的上班一族来说,是过分幼稚、不切实际的举动,于是加入了论战。两方的言论不能谓之无谓,至少这是供双方互相减压、促进交流的一个良好手段。但随后没多久,“愤青”一词就被人旧事重提了。

 遗憾的是,当前网络中,但凡稍有“民族主义”或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则立即被扣以“愤青”的帽子。“愤青”被狭隘地理解成了“民族主义者”,而上文已经提到,八九年以来接受成人教育的青年学生,很多人是在民族主义较为强烈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也就使得现在所谓的“愤青”有了许许多多“实例”。早出生十年的上一代人似乎又不能容忍这样的“无知”,便开始对“愤青”们加以批判,这种批判随着这一代人成为“社会中坚”而逐渐成为主流。

 下面指出这种批判所本身就含有的逻辑错误。

 大多数批判都认为当代“愤青”是非理性的举动,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代表,是绝对“贬义”的称谓:其实不然,民族主义从来都存在于每个民族之中,尤其是越为强势的民族,那么它所拥有的民族主义者就越为激烈,这恰是历史千百年来塑造的无数个民族英雄的原形之一。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民族英雄在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但当前国际化的环境下,“极端民族主义”可能并不利于民族间交流与合作的开展,但我实在难以相信,只是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过激言辞以供发泄,现实中仍不得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极端民族主义”。近年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学生接触西方思想文化的机会与日俱增,这固然是西方对华政策的一个方面,但多数国人也都基本上认同这样的认识是有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持续性发展的。更何况“民族主义”在是否“误国误民”的问题上,自古以来中外也都是争论不休。另外我最近发现,很多学生站在了所谓“中立”的立场上,即不承认自己和这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一样皆为“愤青”,但若去细问自己真正的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完全被网络舆论挟持住了。反到是到处称人为“愤青”者,除了犯国人随意互相戴高帽的劣习之外,却实在无法掩饰住自己内心所蕴藏的压力和迷茫。

 恐怕这才是“愤青”的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