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维护

 今天扫除了所有已知的bug,包括slideshow和nav menu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新了pixopoint_menu后发生了未知的兼容错误,给出的free support声称是和某些主题的css设置发生冲突,这条信息确误导过我们一段时间。经过调试后发现问题和主题css设置无关,而是出在曾经采用的一段web图片效果脚本lightbox上。事实上我们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弃用lightbox,但是当时并未将脚本载入的代码注释掉,结果与新的menu插件发生冲突而导致menu无法访问的bug…无论如何,一切都成为过去了。

 另外,最近在自学Numerical Methods和CG时突然发现以前学过的数学是极有用的,但是不得不反复学习…这再一次验证了我的观点:多数人学习前应当尽量培养兴趣,尤其是对理论应用于创新实践的憧憬。仅凭借对各种天才神童的吹捧,永远无法使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古剑1通关

 好吧,我的确是在期待尚在文案中的二代了。实际上终局似乎给出了一些后代的线索,当然另起一条线写过也是完全可以的,毕竟世界观框架已经建立好了。至于本代游戏的评测实在是没必要再写,编剧、音乐、美术、图形都还不错,其实动画可以加入配音的元素,程序的问题影响游戏普及率,制作团队自己要认真对待。

 此外还要老生常谈创新这个东西,平心而论古剑1的创新列表还是不少,但无非都是“再创新”,而且还是自主发挥很少的那种。中文RPG似乎有种魔力,我开始前几天也只是按两个小时的限额玩,后来忍不住后续剧情的诱惑,最后就又成了连续作战,导致没过几天即到了终局…后来多数因为精力不支而长时间内无法来二周目…所以期待今后可以出现长期霸占硬盘的耐玩RPG,目前古1的DLC还未放出,因此不好评价这部分内容。

 想起今晚终局了便去看才放出字幕的《哆啦A梦2010大长篇之大雄的人鱼大海战》,发现制作团队连三十周年的纪念剧都做的如此酱油,但他们又继承了何止三十年的家底,最近几年做的废柴倒也不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国产团队一缺乏悠久历史,二缺乏雄厚资金,想打造经典必然不容易,但如果在前期就以次充好的话肯定无法长久。今天又看了看官方的企划日志,发现古剑ol居然都在日程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Comments

古剑无情,遂书奇谭

 我终究是经受不了传统RPG的诱惑,十多年了仍然如此。这次游戏剧情据说有近百小时的巨量(当然各类修改器总能让这些剧情如便当一般),再加上脚伤要求至少制动一月以上,就当每天多两个小时休闲时间吧(当然这本就是不小的挑战,过去三十几个小时的剧情哪个不是两天就通关的?)。

 促使我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八月一日的《电脑报》头版评论—《古剑奇谭击碎国产单机最后希望》,当然前面被迫回家乃是必要条件。当时就觉得,国产单机早就半死不活,如果还能被评为“最后希望”,这编辑恐怕是欲扬故抑,全然无视另两把剑的存在了。而在我看来,另起炉灶不久的制作团队这次是憋足了劲,希望能打造又一个金饭碗,却也忽略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气候因素。

 从小的方面来说,游戏销量轻松上30万,确是一个不俗的成绩。但背后却隐藏了一个问题,因为据说预售总和就不下20万套,相对近年来的其它同类游戏玩家信心堪称爆棚,实际上给“造碗”路上增添了不小的风险。后来正式发售果然还是出了不少问题,有很多还是硬伤,除去大小bug不谈,游戏设定的基本配置形同虚设,推荐配置成了最低要求。《魔兽世界》当初引来了全国范围的网吧升级潮,而《古剑》显然尚不具备如此实力,如果策划起初就设想出50万的销量,那么他对研发人员偷懒行为的姑息就实在让人有些不解了。

 从大的方面看,PC上的单纯RPG模式确实已经江河日下了,这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而国产单机技术不如欧美,游戏性不如日系的劣势始终存在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能产生的影响力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单机游戏在整个相关产业的人才培养上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影、网游、综艺娱乐等方面,国家理应加以支持。然而,现在的国产游戏似乎除了RPG还是RPG,连个ARPG都不敢尝试,更别说RTS、FPS了。而照我目前对计算机图形的粗浅理解,这几种类型不仅仅是游戏玩法上的区别,更体现了不同程度CG技术的实现,如此看来,RPG无疑是业界选择的最便捷的一条路,耍着这些小聪明还整天号称要挽回国产单机的尊严,简直无异痴人说梦了。

 对我而言,我始终喜爱传统RPG,是因为富含民族传统文化的剧情设定让人沉醉其中。但也深深知道,要想吸引当今社会中坚力量的参与,这最重要的环节却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古剑放在暑假,寒假就留给仙五吧。

Comments

抗不住了

 如果脚没废自认为还真能继续坚持一两个月。这下真挂了,上下楼可以靠电梯,总不能平时不走路吧,只好回家看书去了。

 假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收获在于HKUST的大牛来实验室做讲座,虽然不及人家在BNU、ZJU的系列课程,但一些关于前沿技术的全貌还是了解到了。感触最深的是教授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众师兄师姐们的“同情”之心了。

Comments

掩帘向学II

 既来之,则安之。

 看来我的假期在两年前已经结束了。

Comments

外显金玉的《新红楼梦》

 抽空回了趟家,原是想做《古剑奇谭》首发体验评测的,但由于时间仓促,无法赶到本来就落地极少的本地店铺,另一方面又听说官方18号在图书大厦搞签售,就决定等看过首周的玩家评论再说。

 恰好7月的p到了,主题是web设计十周年,想到曾经自己也觉得Designer有趣,毕竟精力有限,后来就不能深究了。此外,一连看了十五集的《新红楼梦》。

 我读《红楼梦》也有一段时间了。最早是92湖南少年儿童版的《红楼梦》连环画,然后是96人民文学版,以及一些其它出版社的四大名著合集(可以说是我最喜欢读的四大名著之一了)。后来,看过周汝昌先生的红学随笔,才发现自己离“看懂”红楼梦还差很远,又从网上找来脂批读,每次都有不少的新鲜发现。

 至于电视剧版,87版也看了好几遍,就如同前一段时间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三国》一样,《新红楼梦》自然提起了我的兴趣。

 从前面这十多集来看,《新红楼梦》在服装道具等硬件设施上确实投入不小,但想想前期炒作了好几年时间,又不太令人觉得浪费了。一方面,电视剧版必须在演员年龄上有一定限制,以前看过央视的红楼重聚首,知道演员们其实严格培训了很长时间才正式开拍。据说这次也对演员们进行了一定的培训,撇开外形不谈,现在看来似乎也没什么成效。另从配音来看,几乎没听出一个符合角色性格的来。配乐方面尤甚,毕竟是传统文化剧,剧中到处是无谓的呻吟鬼嚎,有些甚至像是《西游记》的妖魔登场(有人说像聊斋,我看聊斋不多,就不好附和了)。

 感触较深的还是演员的台词部分,忠于原著的演绎也可,演员缺乏功底效果就极差,《新三国》大谈白话最终却受到好评,可见《新红楼梦》的编剧和导演充其量只是擅长推销某种非主流的审美观罢了。

Comments

要返校了

 刚到家的第一天,因为帮同学代办毕业手续的原因就不得不赶回学校,回来后正想着休息几天,次日又被叫回实验室干活…第三天(也就是明天),干脆搬回学校住了。

Comments

四年了

 最近两天终于要发双证回家了,整月都在忙毕业的事情,学习上也没什么收获,下两个月倒是巩固基础的绝佳时机。

 网站上的消息是,wp3.0正式版已于2周前发布,我们将择日更新,同时按既定目标继续扩展功能。

 另一方面,《古剑奇谭》这部打着仙3制作人旗号的rpg将于10日首发,从预售来看势头甚至有些超过了定于年底出炉的仙5。目前来看《古》系列(官方的“系列”说法)的前景还是有些令人担忧的,首先在于自有世界观和主题与《仙》、《轩》系列的关系应如何把握,如果仅仅是模仿前两者,无疑将成为阉割之作。其次,仍然是还未上市就炒作dlc的概念,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见云之遥相关),国产游戏的游戏性如关卡、交互设计太弱,不适合像日本经典游戏那样出dlc延伸作品,除非就是将完整的主线剧情编成连续剧,每半个月出1个小时的剧情补丁,那还不如去看日间肥皂剧。总之无论如何,一切等游戏上市以后即见分晓。

答辩结束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终于“完成”了,不过接下来反倒比以前要忙许多。

 都说做科研要集团作战才有搞头,无奈现在这样单纯的人太少…奇怪的是目前各大公司都宣扬“牛人狩猎计划”,馋得大家围着一两个方向上演“百万大军过独桥”的好戏,力争自己能贴上牛屁股,结果到最后对自己的老本行一窍不通,连“牛”的任何部位都没能贴上。

 到处传言找工作不容易,却发现好马们一个比一个跳的勤。

Comments

DLC付费也疯狂

 从没想过《轩辕剑》系列会出付费DLC,轩迷们不免又要被痛宰一把了。作为投资方——大宇心中的小算盘昭然若揭:把一部游戏拆成两部分卖,更重要的是后者实际上起到剧情补完的作用:没玩过付费DLC也敢说自己玩过《云之遥》?

 当然从质量上看《兰茵篇》对于区区200多新台币来说可称得上是物有所值,但制作方给人感觉实在是太为了DLC而DLC,这次发售更是主打一些新增的周边产品。其次,类似于剧情补漏DLC这种模式国产rpg以后最好戒了算了,否则实在让人怀疑研发团队的诚意。

 联想到前段时间另外一部喜欢的作品《ZWEI ii plus》发售,很多人说国人缺乏创造力,模仿就成了混饭吃的唯一出路。但为了长远考虑,还请财主们允许team member尽量模仿到骨髓吧!

 总之,11小时的《兰茵篇》初体验给人感觉是欣慰的,但像本传那样目标全任务全装备的二周目只好等以后有空再说了。

Comments